玉龙雪山发现直立人时期石器的最高技术——阿舍利手斧

胡绍锦介绍最好的玉龙雪山手斧锋利的正面

胡绍锦介绍最好的玉龙雪山手斧锋利的正面

最好的玉龙雪山手斧

最好的玉龙雪山手斧

最好的玉龙雪山手斧

最好的玉龙雪山手斧

一般的玉龙雪山手斧

一般的玉龙雪山手斧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春城晚报(谭江华 刘普礼):阿舍利手斧 旧石器时代的“高科技” N万年前的古人类,是否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高科技呢?

近日,昆明考古学家胡绍锦在整理昆明市博物馆考古部库房收藏的旧石器资料中,至少找出两件颇似“阿舍利手斧”类型的石器器物。专家认为,这种手斧代表直立人时期石器最高技术。

胡绍锦认为,这在云南旧石器时代考古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性的发现。

直立人时期石器的最高技术

阿舍利文化是旧石器文化中的一个阶段,流行于距今大约170多万年至20万年前后,因最早发现于法国亚眠市郊的圣阿舍利而得名。

其石器特点是左右对称的手斧,多类型组合,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工具就是手斧。这种工具一端较尖较薄,另一端略宽略厚,是史前时代第一种两面打制、加工精细的标准化重型工具,它代表了古人类——直立人时期石器加工制作的最高技术境界。

据有关专家介绍,早期的手斧打制较粗糙,到晚期,石器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手斧器形较为规整,加工精湛。除手斧外,还有薄刃斧、手镐等石器,这表明当时直立人双手已非常灵巧,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认知和思维水平,早期人类是不可能制作出这种标准化的工具的。

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技术传播和学习水平的古人类群体,才可以使这项技术一代一代传下去,专家们甚至可以由此推测早期人类语言的产生、社会组织形态等。

由于阿舍利类型的石器集中在非洲、西欧、西亚等地,之前在东亚的韩国,中国广西百色、陕西东南部虽都有发现,但总体数量不是很多。

上世纪初,美国旧石器考古专家莫维斯依据手斧的发现情况,曾经提出了一条所谓的“莫维斯线”,将西方旧石器时代时期划入先进的“手斧文化圈”,把包括我国在内的东方划为落后的“砍砸器文化圈”。

对此,目前,国际学术界一般多认为早期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后通过不断迁徙,逐渐走出非洲,最终扩散到亚洲、欧洲等旧大陆地区。

随着学术界已经充分肯定了中国手斧确实存在,一些学者坚决反对将东西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分开的“莫维斯线”存在,主张把它抹去。另一些学者支持莫维斯的“两分法”,认为两个文化圈是客观存在。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本土起源加上外来影响的产物。但是,直到现在,由于相当缺少考古发现,资料贫乏,空白地区广泛,人们始终无法解释西部阿舍利文化是通过哪条途径,与我国的早期旧石器文化产生碰撞与融合的。

玉龙雪山发现阿舍利手斧

胡绍锦没想到,上个世纪90年代春游去玉龙雪山带回来的几件旧石器,竟然会是旧石器时代的“高科技”阿舍利手斧,而当时他并未意识到。

1993年3月18日,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职工到丽江玉龙雪山春游。当大伙攀登到海拔3240米高,被当地纳西族誉为“圣洁之地‘黛城’”的云杉坪时,在厚达1~5米的冰礗泥砾层中,胡绍锦和昆明市博物馆考古部的梁银、程明,连续找到10多件特征明显、形体粗犷的旧石器。

当时,经初步研究,判断它们都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古人类的文化遗物。对此,晚报曾在1993年5月8日专门作过报道,但是当年的报道并未提及这就是“高科技”的阿舍利手斧。

时隔20多年后,返聘回昆明市博物馆继续工作的胡绍锦,意识到其中一件石制品非同寻常,酷似“阿舍利手斧”。

经他多番对比、研究,认为这件石器是一件用辉绿岩砾石加工的厚大锤击石片。由劈面看呈折扇形;而背面呈泪滴形。以此作为胚料,看来是采取了错向打击方法,先从石片的相对两侧向背面重击打出一个扁薄的尖。

如此,由两侧宽大的石片疤块形成的斜面,在相当于中轴线处相交成了一条稍弯曲的隆脊。然后,再由一侧向劈面作了一些修理性打击。而对另一侧,本来已经相当锋利,可能依据“简约原则”,大可不必再行处理。大概根部原来过于厚大,不便手握。看来还沿纵向大力打去一片,形成了马鞍状深疤。

胡绍锦由此认为,这是一件完美无瑕、精彩绝伦的文化遗物。在预制之前,它具有精明的三维设计,制作者以其娴熟的技术,干净利落且准确无误地从两面打制;一端较尖较薄,另一端略宽厚,且呈泪滴形状。而且左右两边和正反两面基本对称,这大体符合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手斧的加工标准、程序和特点。

他还认为,玉龙雪山这块手斧,无论从石材的质地、色泽和加工的平整度与光洁度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东方原始古人类早就具有高超卓越的智慧和技能。

嵩明黄龙山也发现此类手斧

在胡绍锦的工作室里,可不止有来自玉龙雪山的阿舍利手斧,还有来自昆明嵩明县黄龙山的手斧。

那是1984年9月下旬,胡绍锦在黄龙山麓进行考古调查,无意间在一个石灰岩裂隙中捡到一块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依据这条线索,他开始在其周围到处寻找起来。在东边距离约百米处,他终于在一堵已经废弃的夯土墙面及半边的砾石粘土层中,用手抠出了42件石制品。这批石器的原料以黄、紫红色燧石结核为主,兼用石英岩、玄武岩,甚至灰岩块。其中,至少有两件旧石器出自地层。石器器身较大而粗犷,表明这里的石器文化年代可能早到更新世早、中期。其中,包括一件完好的手斧形石器。

黄龙山的这件手斧为黄色燧石质,长107毫米、宽73毫米、厚38毫米,重量230克重。系将一修理台面打下的厚大石片,由其两侧向背面连续打击修制成利刃,使得背面产生一隆脊。然后,又向劈面作了简单修理。尖部刃角42°,两侧刃角分别为60°及63°。基本符合阿舍利手斧的加工标准和特点。

据了解,位于嵩明县城北侧的黄龙山系一圆台形孤山,高出当地水面约30多米。基岩由石炭一二迭系灰岩构成,洞穴、裂隙较少,岩溶不甚发育。在该山相当于二、三级阶地高度上,不连续地分布有厚度不等,约1-5米的玄武岩砾石层。砾石磨圆较差,表明来源不远,很可能与黄龙山背后梁王山脉及附近普沙河有关。

记者注意到,黄龙山的阿舍利手斧,虽然不如玉龙雪山手斧精致,但它和网上的非洲阿舍利手斧的图像都极为相似。

玉龙雪山人文历史还待发掘

1956年~1963年,云南省博物馆有关人员,曾经在丽江县的漾西木家桥村附近地层中发现一批旧石器石核及石片,以及哺乳动物化石。1964年的3月6日,在漾西木家桥建设水利工程时,当地工人由深4~5米的沙砾层中发现了一具晚更新世古人类“丽江人”化石头骨。1984年开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云南省博物馆人员联合,在木家桥化石地点考察,又发现了包括石球在内共计16件旧石器材料。

玉龙雪山不仅拥有大自然之巍巍壮丽,还具有古老人文之长远悠久。

而他们1993年在玉龙雪山地理雪线附近的发现,不仅在当地,而且在整个云南全境都是最高海拔的发现,填补了云南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缺环。

他认为,丽江玉龙雪山以手斧为代表的早期旧石器时代文化,与晚期木家桥“丽江人”旧石器时代文化,以及纳西族先民之间,究竟有没有联系?还需要进行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来加以说明。

胡绍锦认为,此项发现,加上在昆明地区的发现,充分显示,西起丽江的玉龙雪山,东至嵩明的黄龙山出土的阿舍利类型手斧,已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明晰的连接非洲、通过印度和我国云南到达内陆的,早期不同传统原始文化的交叉、交流、相嵌路线。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阿舍利 石器 手斧 玉龙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