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仪象台反映“与天协同”的目标

(神秘的地球)据中国社会科学报(张春海):“水运仪象台并非脑袋一拍的产物,它的产生背后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支撑。”2013年12月29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在解释北宋元祐年间建造水运仪象台的原因时这样表示。他认为,该天文仪器继承了中国科学技术乃至文化传统,同时有所创新,其诞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解决科学与技术之间张力的努力。

由苏颂、韩公廉建造的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古代天文仪器史上的巅峰之作,在天文观测技术和机械技术上都有极高成就。水运仪象台于1092年制成,高近12米,集浑仪、浑象与报时机构于一体,以漏壶水力为动力,由“擒纵机构”实现枢轮的间歇式运动,再通过传动机构把转动传递给浑象、浑仪及报时机构,是一座自动化的天文台。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对该仪器给予了高度评价。

孙小淳表示,苏颂等人建造水运仪象台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一种创新,水运仪象台实际上也来自中国科技史的传统。中国古代有“观象授时”的传统,山西陶寺的天文台遗址表明这一传统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古代天人宇宙观追求“天人合一”,天文学追求天人之间的对应,“与天协同”是古人制造天文仪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天文仪器方面,中国古代有制造“水运仪象”设备的传统。水运仪象台是以中国特有的“技术方式”,实现了古人自始至终追求的“与天协同”的“科学”目标。

其次,天文学是观测的科学,因此“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的协调是天文学顺利发展的前提。北宋为制定更为精密的历法,不断制造和改进天文仪器。仪器目标与科学目标之间经常存在张力。苏颂奉诏重新制作天文仪器,提出建造水运仪象台,实际也是解决“技术”与“科学”之间张力的一种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天文学 水运仪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