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海域发现古代沉船遗址

“二河口”沉船遗存状况较为乐观

二河口村归属绥中县塔山屯镇管辖,村东500米就是渤海,北距葫芦岛市60公里。在此次水下文物考古调查中,有村民提供线索说,在二河口码头东南12海里处,曾发现古代沉船。

2010年9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用浅地层声纳和旁侧声纳对该疑点海域进行了扫描,后于物探图像中筛选出1处疑点,即派出两组潜水人员进行潜水调查。从掌握的情况可以确认,这是一处古代沉船遗址。

但这一次调查还不够细致,调查的区域也较为有限,暂未发现船上遗物,所以还无法确定沉船的规模、年代和性质等。

该处为泥沙底,比较有利于沉船的保存,且水深达28~32米,盗捞的难度较大,因此沉船的遗存状况应该比较乐观。

历史复盘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水下考古始于绥中

水下“宝贝”现身

“辽宁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在全国来说也是比较早的,成果也比较显著。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华玉冰告诉记者,“早在1991年至1997年,我省连续7年开展了水下考古发掘。 ”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葫芦岛一带,渔民打鱼时经常意外地打捞上来年代久远的瓷器。

1991年7月,绥中县大南铺村渔民在三道岗海域拖网捕鱼时,偶然打捞出一批古代瓷器和一些船板碎片。瓷器种类比较多,有白釉黑釉碗、罐、瓶、盆、碟等各种器物。打捞上来的瓷器很有特点,其中有一种白釉饰黑花,非常漂亮。

绥中县文物管理所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着手征集工作,最终收回了584件瓷器,初步推定为元代磁州窑产品。

其实,“绥中附近海域里有古代瓷器”这个说法在当地早有流传,一些不法文物贩子盯上了这一带海域,非法倒卖古瓷的案件在当地时有发生,当地水下文物遭到的破坏比较严重。

绥中海域打捞出一批古代瓷器这件事引起了省及国家文物部门的注意。不久,中国历史博物馆派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到绥中展开水下考古发掘,前后持续了7年之久。

水下考古的里程碑

在当时,水下考古对于我国考古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发掘三道岗沉船遗址,面临着许多未知的考验。

1992年6月起,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牵头,来自沿海各省市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成了“国家绥中水下考古队”,开始对三道岗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发掘。

为了确定沉船的准确位置,水下考古队采用了遥感探测手段,另外还组织潜水员进行水下调查,对三道岗附近海域进行了仔细搜寻。

此次水下考古,采用的技术涉及航海、物探、定位、潜水、勘测、发掘和水下摄影摄像等诸多方面。

由于三道岗沉船是一处远岸遗址,因此在定位时无法通过近岸物体的参照来进行,只好使用雷达和卫星等远程定位技术。雷达定位是一种利用雷达波的发射与接收来确定发射点与接收点间距离的定位系统。通过遗址点上的船台接收雷达波束可以计算出遗址点在北京坐标系中的位置。

探测中,水下考古队使用了旁侧声纳扫描系统、高精度测深、磁感应法、浅地层剖面技术等遥感物探搜寻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三道岗沉船遗址的发掘,是我国水下考古队伍开展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它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进入了独立开展工作的新阶段。

对绥中水下沉船的调查发掘,为了解宋元时期磁州窑生产和销售情况及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海上交通史、造船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物资料。

此后,国家博物馆(即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根据这次水下考古的成功经验,陆续对山东省蓬莱虚里、长岛等多处水下遗存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