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数千枚秦封泥或出土于“秦始皇庙”

西安数千枚秦封泥为研究秦政在中国政治史上的演进提供了重要史料,然而这些反映全国物产汇集一处的秦封泥的出土处在秦朝时是什么机构呢?专家最新研究认为,其出土处很可能是秦始皇时期建设的位于新都规划中心位置的极庙,也即是秦二世时的“秦始皇庙”。

在纸质公文行世之前,中国公文在秦汉时期处于简牍文书阶段。人们通过把简牍文书或物品以绳捆扎,在绳结处回检木,上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防泄密、备检核,古人谓之“封泥”。接收人割断绳索后开封并保存封泥,最后会作废处理。因封泥的表面有官职名称,背面留有挂绳的痕迹,人们通过研究封泥就能得到帝国的体制及其运作等重要信息。

为纪念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日本秦汉史学会会长、日本学习院教授鹤间和幸著文认为,研究秦封泥发现,秦朝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的封泥齐备,还能看到收件人的宫殿所在地(如北宫、南宫、章台、安台),如此数量可观的封泥集中埋藏的地点,很可能就是靠近渭水以南规划为新咸阳中心任务地区的极庙(秦始皇初名其为信宫,旋改为象征天极的极庙)。到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对秦朝王庙进行了整理,其中位于中心位置的极庙就成了秦始皇庙,其功用之一就具有供奉全国各地征收的贡品。

封泥研究证明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物产汇集于此的史实。专家根据封泥内容不难发现,这些物产有陇西郡西县的岩盐(西盐)、长江河口的海盐(江左盐丞、江右盐丞)、沿海的海盐(琅邪左盐)、蓝铜矿等的蓝色矿物颜料(采青丞印)、黄金(西采金印、郢采金印)、铜(严道丞印)、铁(铁市丞印)、桑(桑林、桑林丞印)和绢织物(蜀左织官),以及南方柑橘类(橘官)等。

专家认为,除了各有专属的职官之外,封泥还反映了从全国的禁苑也运送来丰富的贡品。作为动植物、矿物等资源的宝库,除了长江中游的云梦泽闻名遐迩(左云梦丞、右云梦丞)之外,考古还发现了散落在各地的一些禁苑。譬如都城咸阳周边有东苑、上林苑、具园、康园等,地方上有白水苑(广汉郡)、平阿禁(九江郡)、庐山禁、华阳禁、突原禁等处,甚至秦始皇本人的陵园膳食官吏骊山食官也运送来(上寝、泰上寝)大量贡品。

长期致力于秦封泥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副研究员刘瑞,曾于2000年参与过汉长安城遗址内相家巷村秦封泥出土地的考古发掘。他认为,秦封泥反映的秦朝职官制度和物产来源十分丰富,其地处渭水之北的咸阳宫与上林苑内新朝宫阿房宫之间,恰好与封泥中的北宫与南宫之说相对应。一定意义上说,自1995年西安秦封泥大量发现以来,学界对于其出土处研究颇多,而秦朝极庙的说法在目前看来最具说服力。


新华网西安12月14日专电(记者冯国)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