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方法浅谈

二、CONTEXT成为考古发掘中的操作单元

以CONTEXT(实际应用中简写为C)命名所有地层单位是CONTEXT方法得名的由来。

自60年代开始,由于各种新的考古学思潮的兴起,由于许多自然科学手段的引入,以更加细致的操作获取更多古代信息成为考古田野工作的潮流。除传统的地层、灰坑、墓葬、房址等之外,曾经长时间暴露在地表的自然平面(surface)、一些可能包含有特殊信息的遗物组合等都成为田野工作中的重要操作单元,用一个内含更广的概念指代所有这些地层单位成为需要。以CONTEXT命名是一种选择。不同层次的考古学研究中,CONTEXT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对于某件遗物来说,其CONTEXT,即出土时的外部环境一般就是它所属的地层单位。如对于地层中出土的一块陶片,其CONTEXT就是该地层;对于一件出土于房址居住面上的石器,其CONTEXT就是该房址的居住面。因为CONTEXT与地层单位之间存在的这种对应性,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CONTEXT观念日益受到重视的学术背景下,英国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干脆以CONTEXT做为所有地层单位的通称,给以统一的编号,编号数字的大小不反映地层单位时间的早晚,而是依据编号时间的早晚。这种命名的目的既是给所有地层单位一个含盖面广的总称,也是对CONTEXT观念给予特别强调,使之在考古学研究的起步阶段—田野发掘中即进入研究者的头脑。

如果只是以CONTEXT命名各种地层单位的话,这种命名合乎CONTEXT观念的本意,因为这些地层单位正是其中包含物的特定外部环境。但可能是出于规范化的需要,可能是为细致地表达遗存中反映出的每一个人类行为的时间性,在实际应用中,灰坑、墓坑、柱洞的坑体,墓中的棺木、人骨以及一些重要遗物都被给以单独的CONTEXT编号。这时,CONTEXT命名已经脱离CONTEXT观念的内涵,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了。因此,1994年出版,由伦敦博物馆编写的《考古遗址手册》中,CONTEXT被简单定义为“一个具有层位意义的记录单元”,这一单元代表的是一个行动(action),它给遗址堆积带来积极的(positive,指增加遗址堆积,如文化层的堆积等)或消极的(negative,指减少或破坏遗址堆积,如灰坑、壕沟的挖掘等)影响 。曾经主持香港沙螺湾遗址发掘的英国学者祖彼德持同样的观点 。同是在70年代末期,有些考古学家以一个更具客观性的词“LOCUS”(其原义为“点、地点”)指代所有的地层操作单元。LOCUS被定义为地层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可辨识单位。只要某遗存占有一定空间,有可能而且有必要从周围遗存中分别出来,它就是一个LOCUS。LOCUS可以是地层(layer),地层中有特征的小土层("envelope" of soil ),平面(surface)、墙体(wall)、坑(pit)等 。使用LOCUS时,也是在全遗址统一按确定LOCUS的时间编号。

可见,实际操作中的CONTEXT命名法,与客观性更强的LOCUS命名法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已经是单纯的记录手段。但不能否认,它的使用对于强化田野工作中的CONTEXT意识,在发掘中突破固有概念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和确定新的有意义的遗迹现象有重要作用。至于其不分类,按照发现时间顺序的编号体系,在田野操作中有一定的方便性,但也为后期整理工作带来了麻烦。





上一篇 下一篇